2025年1月5日,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会议由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
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卢苇、电子科技大学胡俊校长、尼玛扎西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研究员肖人毅出席会议。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赵志钦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9所高校的软件(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及专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软件学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
胡俊校长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及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科建设是龙头,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突破点,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中,软件工程作为我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安全三个学科面临如何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推进的问题,希望专家们对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共同推动国家软件工程学科发展。
尼玛扎西院士表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在西藏大学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两校将继续加强合作,探索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的软件工程学科发展之路。针对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他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围绕国家战略,加强软件工程理论创新与应用创新研究的结合;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继续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之路;四是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软件工程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卢苇教授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对更好地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提出新的思路与要求。
国务院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大学朱志良教授从多维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及学科发展的良性基础等,为高校人才高质量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及思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教授分享了北航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举措和经验,并从破除高校/产业壁垒与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未来的软件与软件工程需要什么样的人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软件工程学科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张小松教授汇报了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软件工程学科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改革、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分享了各大院校的建设经验。召开此次研讨会,是软件工程学科积极落实学科建设大讨论,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软件工程学科发展。同时,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推进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